化学农药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,在保障粮食产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。但是,由于高毒、高残留农药的长期使用,对环境造成了污染,更多的使用者选择了对环境友好,对人类安全的植物源农药。那么,什么是植物源农药,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区别在哪?
什么是植物源农药
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。植物源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对环境较好、毒性普遍较低、不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,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优先选用的农药品种。
植物源农药和化学农药特点对比
植物源农药是利用从植物中提取的具有除草、杀虫作用的活性物质,通过间接加工或者直接使用的生物农药。
植物源农药的有效成分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,主要由C、H、O等元素组成,使用后降解速度快,无环境污染。而化学农药是通过人为设计、人工合成的具有杀虫、杀菌、除草等作用的活性物质,其有效成分在自然界中是非天然存在的。
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区别:
1、植物源农药环境相容性好,田间降解快,无农药残留风险。
例如苦参碱在小白菜田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.4~1.6d,在东北黑土等几种典型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.1~9.8d(土壤含有微生物)和11.6~13.7d(土壤不含微生物),环境中微生物有利于植物源农药降解。
而化学农药使用后降解慢,污染环境风险大,且容易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。
2、植物源农药含有多种有效组分,作用方式、作用靶标位点多样,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抗药性。
什么是植物源农药,植物源农药与化学农药区别在哪?就介绍到这里了,我们需要充分认知植物源农药的特性,根据其特性确定适当的使用技术,从三方面来发挥植物源农药的作用,保障环境安全、人畜安全、作物安全以及农产品安全。来源:网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