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作物的药害是指因为使用农药不当引起的农作物反应,产生各种病态,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的异常、生长停滞、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症状。
然而,有些情况农药用得不好,会对作物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,比如长得矮、不好看,结出的果少不说,长得还像歪瓜裂枣,有的甚至整株作物就死了。
果农们辛辛苦苦帮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,结果没长得更好就算了,还越长越差。
那么为什么农药用的不好,会影响作物的发育和结果呢?
经验丰富的果农一看就明白,这是遇上药害了。
一、什么叫药害?
农作物的药害是指因为使用农药不当引起的农作物反应,产生各种病态,包括作物体内生理变化的异常、生长停滞、植株变态甚至死亡等症状。
药害又分为急性药害和慢性药害。
急性药害指的是施药后几小时或者几天内表现出烧伤、变色、变形;果实出现药斑;根系停滞生长或变黑,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落花、落叶、落果甚至植株死亡的现象。
慢性药害在施药后没那么快表现出来,经过比较久表现出发育不良、开花开果延迟、落花落果增加,慢性药害造成作物不仅产量降低,品质还差。
二、药害表现为什么症状?
1、斑点
药斑跟生理性病害斑点要区分开来。
药斑:在植株的分布上没有规律,整个地块有轻有重,斑点大小、形状变化多。比如你频频用杀虫剂防治白粉虱时,会出现叶子边缘卷曲,叶面有斑点。
生理性病害斑点:一般发生普遍,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和形状比较一致。
2、黄化
在茎和叶子上都有变黄的现象,不过叶子上要常见一些。
这里要区分药害引起的黄化、营养不良引起的黄化以及病毒引起的黄化。
药物引起的黄化:往往由黄叶发展成枯叶。
营养不良引起的黄化:一般是全田黄化表现一致,跟土壤的肥力和施肥水平有关。
病毒引起的的黄叶会有碎绿状的表现,田里既有健康的也有黄化的植株。
3、畸形
常见的有卷叶、丛生、根种、畸形、畸形果等。
药害引起的畸形:发生具有普遍性,在植株上表现局部症状;
病毒病引起畸形:往往零星发病,常在叶片混有碎绿、明脉,皱叶等症状。
4、枯萎
表现为整株植物都出现枯萎,主要是与除草剂使用不恰当有关。
这里要区分一下药害跟病害引起的枯萎。
药害引起的枯萎:没有发病中心,过程比较慢,先黄化,后死株,根茎中心没有褐色变化。
侵染性病害:多是根茎部输导组织堵塞,先委蔫,再失去绿色,植株死亡,根部变成褐色。
5、停滞生长
也就是说植株生长缓慢。
这里要区分药害引起的生长缓慢和生理性病害引起的生长缓慢。
药害引起的生长缓慢:往往伴有药斑或者其他药害的症状。
生理性病害引起的生长缓慢:则是根系生长差,叶子发黄。比如缺素症发僵表现为叶色发黄或暗绿等。
6、不孕
有的药物在植株的生殖期使用不当,就可能会引起不孕。
这里要区分药害引起的不孕和气候因素引起的不孕。
药害引起的不孕:为全株不孕,有的时候虽然部分结实,但是混合其他药害的症状。
气候因引起的不孕:没有其他症状,也很少出现全株不孕的现象。
7、脱落
药害引起的脱落:常常伴有其他的药害症状,比如黄化,枯焦后再落叶。
而天气或者栽培引起的脱落:直接就跟灾害的的天气有关,比如刮大风、下大雨、高温、缺肥、生长过旺等。
8、劣果
植物的果实体积变小,形态异常,品质变劣。
这里区分一下药害的劣果和病害的裂果。
药害的劣果:只有病状,没有病症。
病害引起的劣果,既有病状也有病症。
三、为什么会产生药害呢?
总要知道原因,才能对症治疗。
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。
1、作物方面
不同作物的耐药性不同,一般茄科、百合科耐药性比较强,而瓜类、豆科、核果类比较容易产生药害。很多植株在开会花的时候对农药比较敏感。
所以说,不同的植物对农药敏感度不同,相同的植物不同时期对农药的敏感度也不一样。
同一作物不同的发育阶段耐药性不一样,比如芽期、幼苗期、花期、孕穗期、嫩叶期和幼果期对药剂敏感,容易产生药害。
作物的生理状态不同,耐药也不一样。不同季节生长的植物的耐药力不一样。
2、农药方面
农药的浓度过高、雾滴粗大、喷雾不均和假冒伪劣的农药容易产生药害。
同一家农药的不同剂型的安全性不一样,一般来说,乳油的安全性差,可湿性粉剂、颗粒剂的安全性最好。植物性农药、微生物农药对作物最安全。
农药混配不当容易引起药害。比如石硫合剂跟波尔多液混用,就容易产生药害。所以说,混用要小心。
环境方面,比如在温度高的时候,药剂的挥发性越强,植物吸收的农药增多,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增加,就像扑草净。
有的农药在低温、阴雨、湿度过大的条件下的容易产生药害,比如波尔多液、水溶性较大的除草剂等。
另外药害跟土壤、有风的天气也有一定的关系。
四、农药药害的急救方法
使用农药不慎发生药害,很可能会引起很大的损失,这种损失有可能是毁灭性的,到那时就亏大发了。
所我们要尽量把伤害降到最低。农药药害如何急救呢?
1、清水冲洗
在叶面和植株喷洒某种农药产生的药害,在发现的早期,快速应大量的清水喷洒受害药物的叶面,反复喷2-3次,并且增施磷钾肥,中耕松土,促进根系发育,增强恢复能力。
2、喷药中和
如果药害是酸性农药造成额,可以撒一些生石灰或者草木灰,药效比较强的话还可以用1%的漂白粉叶面喷施。
如果是碱性农药引起的药害,可以用硫酸铵等酸性肥料来中和。
如果药害造成叶片白化,可以用粒状50%腐殖酸钠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,或将50%腐殖酸钠配成5000倍液进行浇灌,这样操作之后3-5天叶片就会神奇变绿。
如果因为波尔多液产生的药害,可以喷洒0.5%-1%的石灰水减轻害。
如果受到石硫合剂的药害,可以在水洗的基础上喷400-500倍的米醋液。
如果受到多效唑抑制过重,可以喷洒0.005%赤霉素溶液缓解。
一般来说,抗病威或病毒K、天然芸苔素和植物多效生长素等可以缓解或者消除其他农药的药害。
3、及时增肥
作物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,长势弱,及时补氮、磷、钾或有机肥,这样能促使植株恢复。
无论是哪种药害,叶面喷施0.1%-0.3%磷酸二氢钾溶液,或用0.3%尿素液加上0.2%磷酸二氢钾混喷,每隔5-7天1次,连喷2-3次,都可以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。
4、加强栽培与管理
适量除去受害已死的枝叶,防止枯死部分蔓延或受到感染。
中耕松土,深度10-15cm,改善土壤的通透性,促进根系发育,增强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。
搞好病虫害防治。
5、耕翻补种
如果药害严重,植株大都枯死,待药性降解后,犁翻土地重新再种。
若是局部发生药害,先放水冲洗,局部耕耘补苗,并施速效氮肥。
中毒严重田块先暴晒,再洗药,后耕翻,待土壤残留农药无影响时,再种其他作物。
以上就是药害的相关原因以及应对措施。 |